我是I人
2025開年後到新公司上工,又要開始認識新同事新環境的循環。之前說過:「40歲才發現自己內向」被當笑話,還真的在入職前的測驗展現出來。同事邊笑邊丟個MBTI測驗叫我填看看,性格類型被歸到「INTJ-A」建築師,偏53%的內向性格,每個看過的人都說準,這下應該確定是「I人」了。
農曆年前老弟突然傳一個「錄取通知」,原來他考上公職人員,金牛座+屬牛都喜歡「暗著來」,通常告訴你的時候已經是結果了。我上工後一週他也要南投on board去,多年的流浪教書生活也要收斂了。同住的老媽又要回到「獨居老人」的生活,年前買了隻iPhone12 Pro讓她學著用。大女兒璇璇特別作了操作的精美檔案,花了(老爸的)300多塊印出來給阿嬤照著操作,以後多少可以看看影片,和親朋好友們有共同話題分享一些八卦,多少轉移一些老是放在兒孫的注意力。
就像上一篇po文提的,流浪的管理職是沒辦法選擇戰場的,答應人家要加入公司,就是協助新任總經理把工廠管理好。認識新同事不能有太多「I人」的特質,主動去認識各單位的Key Man、常常在產線出現、有問題要主動亂問…前幾個工作已經很習慣這樣的運作。人面很快熟悉之後,有深入的問題就會更快找到答案了。當然有時世事沒有完全順利的:轄下一個課領完年終工程師與主管同時丟出辭呈(四個人只剩下一個)、表現不佳的單位待處理(帶上軌道)…等著處理的事永遠不會少,只能區分緊急與重要程度,一件一件解決。剩下不太常遇到的Special Case就是能衝撞一下,隨機應變找尋解法了。
大女兒學校實習派到公司去,剛好用她體驗到的「社畜生活」當實例,若沒有繼續念研究所,大學畢業剛進職場就是做比較低階與重複性的工作。薪資不高且大部分作業是沒有技術性的,慎重考慮有沒有要繼續往研究所念。我自己年輕時聽到長輩這些話都當馬耳東風,當退伍一到工廠馬上就「嚐到羹」,親身體驗勝過前人的告誡,希望事實與案例這些對大女兒的未來有些啟示。
小兒子寒假在家耍廢一個多月後又要開學,假獨生子的生活也要告一段落,又開始要空巢期的生活。過段時間應該也要北上去看探望剛遷居到新竹的岳父岳母,只要工作穩定應該一切都沒有甚麼波動,大家都各歸本位去過自己生活,這也算是另類「歲月靜好的I人」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