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神人級好學生」的文章才有資格能被印在校刊裡

IMG_2610.JPG

國小三年級時,作文課老師要大家寫國慶日那篇作文發回來時老師特地叫我過去。只見到簿子上寫了個大大的「甲上」老師說:這篇作文寫得不錯回去問一下爸媽要不要去某老師那邊上作文課?其實對那篇文章沒什麼印象只參考了國語課本裡面最後一段加上要讓國旗在大陸上飄揚會不會在那個年代只要政治正確就是佳作或者是級任老師是想幫作文老師多招點學生
 
迷迷糊糊的回家告訴老爸他興奮的趕快去打聽是哪位老師往後星期天早上我就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解了。媽媽告訴我一個故事菜市場雜貨店的兒子念國中某天老師發回作文簿當成放假的作業。正當他為了寫不出來而急得快哭出來時老爸經過聽到狀況那我來幫你寫吧。收假前準時「交貨」鄰居小孩跳著拿著作業回校交差放學時卻還是帶著一張苦瓜臉回來老師說我作文寫得很好這篇要拿去投稿另外要我代表學校去參加比賽。這下整個菜市場都知道老爸是作文高手但是再也沒有人敢叫老爸捉刀。
 
當年補習好像沒有學到太多寫作技巧但是會在教室後面都會擺很多書因為不習慣遲到總有很多時間可以翻翻這些書多多少少可以學到一些作者語法,但能有多少進步卻是可議的印象中只有在講新詩的時候很高興可以不照作文的格式自由發揮。到了國中寫的文章裡面還是常常出現「你、我、他」末段還常常會出現像「朋友讓我們一起迎向未來吧」此類句子直到某天國文老師批上「我是老師不是你朋友的幾個大字才羞愧的知道寫作文是要自己論述掰出一套自己的邏輯再來自圓其說並且不要隨便呼叫讀者來當朋友。
 
在那個戒嚴的年代學校有校刊、縣裡面有「XX青年等刊物這些刊物也變成了各校「好學生」發表文章的園地。前面幾頁一定是類似「發揚中華文化」、「解救大陸同胞」、「發揮校訓精神等官樣文章。大多數的人是跳過這些帶有「置入性行銷」的黨國文章這些一點都沒有吸引力的聖賢文章每次都占掉最多篇幅裡面的「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可以一路傳承到蔣公真的不是普通的會唬反正就是相信台灣是復興基地姓蔣的都是民族救星就對了真想拿這幾頁給阿婆包檳榔算了以前沒有檳榔西施
 IMG_2611.JPG
真的吸引人的是後面學生投稿的園地常常可以看到被歸在「好學生」那個圈圈裡面的文章。印象中就是那些每次都考一百乾乾淨淨的且都穿著白色長襪女同學投稿截止前老師就會挑她們作文簿裡的文章老師請她們寫在稿紙上再由老師批改後寄到出版單位去。沒有多久校刊或「XX青年出版就出現她們的文章,感覺上校刊就是個競技場老師覺得那個學生比較聽話比較乖比較會考試她們就比較容易勝出文章也比較會排成鉛字那些同學幾近就是「神人級的階層這些土土的只會講台語的學生只能投以羨慕的眼神偷偷邊流著鼻涕邊翻著校刊裡暗戀著。
 
某些抒情文章更是令人摸不著頭緒聯想力可以超乎常人一般踩著樹葉的聲音可以想像到離別是否如同葉子離開大樹的心情同樣的月亮那個未知的戀人此刻是否用同樣的角度仰望 越看越覺得好有意境為什麼我們每次看到樹葉掉滿地就覺得打掃時很煩;看到月亮就想到好吃的月餅頂多加上「殺韃子」的紙條頓時感覺那些好同學得程度真的高不可攀怎麼可以寫出意境那麼高的文章特別是翻到新詩時前後兩句完全沒關係的句子居然可以排列起來還得到老師的讚賞完完全全的瞠乎其後。
 
國中時就著隔壁班女同學被刊在校刊上的那篇「秋」模仿的寫出自己的另一篇「秋」印象中全部都是天馬行空的亂想不知道這樣用來投稿是不是夠水準。拿給老爸先看看瞄了一陣子後只有「還可以」三個字有點不置可否的感覺事後才知道老爸比較擅長的是論說文這類的風花雪月可能比較不對味。找個作文課把這篇騰在應交的作業後面等作文簿發回來上面就只有簡單打個「乙上」,這時解開了心裡長久以來的一個疑惑只有「神人級好學生」的文章才有資格能被印在校刊裡。
 IMG_2613.JPG
到了大學時期二技開始寫行銷課的報告老弟在準備考研究所時老師有給他一個如何回答行銷問題的範本興趣一來就把自己公司套進去直接就寫成了行銷管理個案除了當作業用外也給老弟的大學老師看一下。結果果他丟了個研討會的Call for Paper過來表示按照格式寫好可以投研討會的個案討論。
 
半信半疑的照著研討會要的格式整理好Paper在截止日期前寄到研討會的e-mail信箱審查期一到收到接受發表的通知這時才發現自己好像也能投稿呀!第一篇被刊出來的文章不是在當年的「XX青年」而是另外一個有點學術性質的期刊論文集啊。頓時「廢材」最少還是能當柴燒投搞好像也沒有那麼難。研討會當天拿到論文集前面還有當時的李登輝總統提字趕緊多買一本下來保存回家拿給爸媽看雖然小時候根本達不到的水準這幾年終於有補回來了,辛苦贊助的學費沒有丟到水溝裡啊
 
研討會投稿的經驗也許在研究所口試時有幫助既然大學二技就有能力寫小篇論文也許進研究所後也可以幫教授掛名幾篇增加一些升等時的點數。沒過多久收到錄取通知這時候反而是常常要蒐尋各研討會資訊,忙著把學期作業轉成研討會論文格式變成是每學期都要來一次的固定流程 寫到最後還真的希望研討會可不可以少一點讓自己有多一點時間搞定自己的研究準備自己的畢
業論文。兩年下來也累積了十幾篇的研討會或學報論文,也算個人求學期間的小小成績。
 
長久以來有個固定的習慣就是看書時會去注意作者的筆法怎麼樣去敘述或形容一個想法讀多了以後就會模仿寫大文章可能不行但做幾句打油詩應該還
可以。慢慢的遣詞用字的能力稍微進步論述的能力好像也越來越好一些。特別是當年讀到武俠小說時金庸的筆法讓我見識到所謂的功力,把小說中的人物個性及武功做那麼生動的描述除了學會怎麼寫文章外也讓人深刻體會人性的善惡。這與國中時讀到韓愈所提出周敦頤的「文以載道」好像不太一樣若是文章只能講一些大道理那麼苦悶的文人或現在人式樣怎麼發洩啊應該加上個「文以抒情」好像比較接近各種文章的不同特性吧?!
 
後記
印象中在民國8687年應徵台塑工作時國文類考論說文寫作那篇文章除了以起、承、轉、合為基礎假構外外還分項論述食、衣、住、行四大項目。寫完之後感覺這篇文章應該是四平八穩的佳作自己從來沒有寫過這麼結構完整立論明確的文章。果然這篇文章順利晉級第二輪雖然第三關面試時該主管說「你們電子廠都有股票分紅我還想跳槽過去呢」! 該次面試歃羽而歸但心裡面直想跟那個主管講「那篇作文可不可以還我啊」?

DSCF0008.JPG

arrow
arrow

    凱子文的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