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控土窯剛好緊貼著12/26的虎嘯山莊露營之後,小朋友說最近活動好多好忙碌啊!但是問他們去不去?倒是異口同聲說要,沒跟到玩樂行程就跟會內傷一樣。

IMAG0464.jpg

大概在去年11月左右,正文就開始找各家好友要辦活動。各家12月「喬」不出時間只能在2016年第一天進行懷舊的小時候記憶中的「控土窯」活動。地點原來是要在最近常剛剛開放的山川琉璃吊橋下面,但是地主正文考慮到新進開放的景點一定充滿來「割香」的遊客,交通方面可能不甚便利所以臨時變陣改在平時他跑步的隘寮溪河堤旁邊。不必跑到比較遠的山地門,隨時也可以就近在鹽埔的「全家」進行補給,是一個不錯的活動地點。

IMAG0360.jpg

這次活動剛好緊貼著12/26的虎嘯山莊露營,小朋友說最近活動好多好忙碌啊!但是問他們去不去?倒是異口同聲說要。沒跟到玩樂行程就跟會內傷一樣,即使是一家四口都先到耳鼻喉科去報到,還是要當「正文叔叔」的跟屁蟲啊。只是這次出遊我們家是「空手到」,雖然有事先聲明了但是還是不太好意思,主要是這星期比較忙,備料準備食材等大任就交給鴻一、正文和住在「豪宅」的耘仔了。

IMAG0357.jpg

虎嘯露營回來之後喉嚨就一直隱隱作痛,忍了兩天之後還是去掛號,醫師:表示扁桃腺發炎了,紅腫還蠻嚴重的,怎麼能撐到兩天才來?其實是沒甚麼症狀,反而看完之後才鼻涕咳嗽越來越嚴重。也把老婆掛急診的狀況跟他描述一下,隔天換家裡另外三個人看醫生時,醫生也覺得蠻詭異的,基本上都吃一樣的東西,從事一樣的活動,卻只有一個人「中槍」病倒。

IMAG0380.jpg

1/1先進到公司盤點完之後趕緊「催車」回家,卻發現車庫空空,原來是和醫生「聊天」還沒結束,只好把桌椅等工具先備好,出門已經是l0點以後的事了。上到國道三郊遊的感覺又來了,盤點的工作情緒才漸漸放下。一路過了田寮隧道和斜張橋,就像當初每個禮拜五下班要趕回萬丹看小孩一樣,但是兩個小朋友現在已經可以坐在後座邊吵邊打架了,真是「小孩大了,我們也漸漸老了」!

IMAG0382.jpg

當初有人間:河床不是只有沙嗎?哪裡會有土塊?這個艱難的問題在碰到鴻一的爸爸時自然就解了。鴻一的爸爸在聽說要控土窯後,就開始「田頭田尾」的注意哪邊有土塊可以用,剛好附近有整地,大概兩週前就已經將土塊準備好了。這就是住在鄉下的好處與神奇之處,且鄰居間會相互支援,互通有無常常就會有不知來源的菜出現在家裡,就像這次所有出現在桌面的東西都不是我們家的一樣。
 IMAG0395.jpg

IMAG1620.jpg

抵達全家後是沛健伉儷來帶路,還好沒有和上次德恩谷時間差太久,不然就有可能會有認不出入的窘況了(代表應該多辦活動熱絡一下)。爬上河堤之後旁邊的土堤就是這次控土窯的地點,旁邊還有座椅可以不必搭天幕或客廳帳,就有點像台南的鹽水溪沿岸的河堤,不時還有零星的車輛與跑者會經過,有一點過去年輕環島在中橫隨興找個轉彎下來煮麵的感覺,又有一點點「逾矩式」的興奮感滿出來了。

IMAG1618.jpg

IMAG1616.jpg

一般來說控土窯最大的技巧是如何堆好土窯,若堆大窯在上半部收口時是最困難的,如何保持土塊間的平衡不倒,是結構力學書上沒寫的。多人一起同時把土塊堆上而不單點一塊一塊放比較容易,在國小六年級暑假幾乎每兩個禮拜控一次窯的經驗告訴我,堆窯時不倒個一兩次的機率很低,這也有可能是只有兩個人堆,無法一次堆上一圈所造成。

IMAG1624.jpg

講了一堆經驗與理論終於也是要上場實做,這次各家男女主人眾多,堆窯時還蠻順利的一次就收口,只需要補強部分缺口較大的地方就好。不時提醒沛健的公子不要用太大力氣,後來一次就堆完且收口完畢真的是太順利了,也吸引著各位「都市俗」們趕緊拍照留念。

IMAG0419.jpg

第二步就是開始升火燒窯,原理是把土塊燒到紅又轉黑,這樣溫度就足以悶熟最難熟的「番薯」了。這次鴻一的爸爸所準備的土塊呈現黃色,水分不多加熱效果很快就看到。過了不久土窯內面開始轉為紅色,那種加熱後土的味道一跑出來,小時候的回憶都出來了。國小六年級要升國中前,和補習的同學認識後常一起玩,他說要不要去「試驗廠」(甘蔗研究中心)「控番薯」?從此幾乎整個暑假都在「控番薯」。因為暑假完就要去屏東市念國中,整個暑假都是玩樂的時間,可以這樣玩當然要參加了。那時都是使用收完甘蔗整完地的土塊,土塊比較偏黑偏濕,所以燒得時間會比較久。但是因為有祕密武器是滿底的乾的甘蔗葉,點起火來燒得很快跟紙類幾乎一樣,缺點是燒得很快,一定要先在田裡面堆個兩大堆,火才能持續不斷的燒。用這個理由可以光明正大的走進未採收的甘蔗裡面拿落葉,這時巡視甘蔗田的阿公就會騎著腳踏車過來,告訴我們:不可以偷折甘蔗吃!但當腳特車的聲音越來越遠時,兩個人邊拿葉子順手會折下兩根,再用揮棒方式用力把硬梆梆的白甘蔗往旁邊的水泥水池敲,分裂開之後直接拿起來啃完再把渣棄屍的落葉下面,那時的甘蔗好甜好甜啊!

IMAG0359.jpg

 

IMAG0358.jpg

IMAG0458.jpg

IMAG0462.jpg

IMAG0484.jpg

話說回來燒窯過程中難免會動到土塊,小男生最喜歡玩火了,沛健公子與洋洋兩個人不斷的搧風並從各個地方加入材火。因為很怕窯倒了只能不斷提醒他們要注意不要硬塞進去,也要觀察旁邊的土塊間隙是否夠把木材放進去,就在土塊越來越呈現黑色狀況下,一聲驚呼果然倒窯了兇手反而不是小朋友,是辛苦載土塊來的「鴻一叔叔」。這時反而鬆了一口氣,因為我們不會是「罪人」了!(開開鴻一玩笑)其實控窯哪有沒意外的,柴火繼續加入燒到轉紅之後,就是把「土雞、玉米、番薯」等食材一一放入窯中,外層再用土或沙子蓋起來,約1.5~2個小時,最難熟得番薯也可以悶到OK就可以了。

IMAG0355.jpg

這段空檔耘仔家一雪露營沒帶什麼公賣局自家產品之恥,帶了:老鴨煲、小羊肉爐、牛肉壘、番茄汁」等好料,並且不斷的加料煮食讓犬家渡過等窯的時光。但是老婆被交代不能碰較油膩東西,本人因為扁桃腺又不能喝太熱太油,真的是沒有被招待到的感覺(耘仔下次請補足)。既然吃沒吃飽總要玩到,河堤旁剛好有幾棵鳳凰木,這就讓人想起國小三年級,同班那個老師的討人厭兒子,常常去他家旁邊的幼稚園摘鳳凰木的果莢。乾的果莢拿起來搖裡面會有類似沙鈴的聲音,然後又不借人家玩,神氣的在走廊逛來逛去的樣子。這時候看到哪有不爬樹上去採的理由,看好踩踏點爬上鳳凰本上,拿起竹竿敲起果莢,果然很多小朋友好奇過來看。當然他們不是看怎麼有胖胖的阿伯爬高,教他們怎麼玩之後果然好幾個朋友指定要又長又大的果莢,也就順便開始忙得不亦樂乎了起來。

IMAG1667.jpg

IMAG1664.jpg

大概兩個小時候開窯時間到了,挖開土塊時那股熱氣的味道也是很久很久沒聞到的。開窯時比較要注意的就是別下鏟太用力,把食材給戳壞了,第一層挖開是玉米,因為玉米應該是比較容易熟的。從沛健手裡折過半根來試一下熟度,這種白色玉米經過悶窯之後,整個香氣都跑出來了,而且不是現在吃的黃色甜玉米,更接近小時候下午3~4點會騎腳踏車出來賣的那種味道,也讓我不自覺的就吃掉三根玉米,一下就飽了起來。

IMAG1636.jpg

再來就是土窯雞出爐了,鴻一媽媽的土窯雞真的是名不虛傳,一打開錫箔包就滿是香味,上桌後大家紛紛上前嚐嚐,果然一出手就征服大家的胃。而大概在開窯前台中露露團的阿肉及伸芬一家剛好也由台中趕上,雖然沒有堆到窯及燒到窯,但是開窯時也可以一起開心的享用一下藏在言己隱裡的味道啊。

IMAG1662.jpg

IMAG1669.jpg

IMAG1656.jpg

IMAG1660.jpg

最後挖出來的是番薯,基本上最難熟的一定放在最下面,一下子挖到的番薯不小心破皮露出迷人的黃色與香氣,所有人都知道一定是成功了。隨著不斷被挖出的成品,大家沉浸在努力了半天的收穫理,這應該就是控土窯最迷人的地方。小時候有時放了l0顆進去,挖了半天只找回8顆,而且再怎麼找都挖不到,只能說番薯被土地公吃掉了,想起這小時後安慰自己的童言童語,還真的是有趣啊。不過一向不喜歡的洋洋也啃了兩顆蕃薯,可見這次的控窯應該是很成功的。

IMAG1665.jpg

大概接近下午5點多後,萬丹老媽就會打電話來問人在哪邊?原來之前就已經有跟她約定今晚是在萬丹吃飯。看一群小朋友與大人各自玩得高興,但也必須要先離開讓小朋友回去看看阿嬤了。只好與各位讓我們家「白吃白喝」的施主們一一道別,剛好正文夫人開著新座駕「小蘋果」前來,這次沒有機會再跟她吃吃喝喝聊聊天。但是經過這次控土窯後,家小朋友更熟且活動越來越有趣,應該會增加各家再次參與的機率吧?能和對的人一起遊玩,才是真正的王道吧?!

後記:在我們家先撤退之後,天色漸漸變暗,控土窯大會延續到變成營火晚會,應該當時在河道旁和耘仔鋸下來的那顆枯木應該有一些些幫助吧?聽說該晚會更像是年輕時露營總會有個火堆,大家圍在一起取暖聊天,沒有辦法堅持到最後是這次活動小小的遺珠啊!

IMAG0439.jpg

IMAG0374.jpg

IMAG0434.jpg

IMAG0438_BURST002_COVER.jpg

IMAG0378.jp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露營
    全站熱搜

    凱子文的世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